轧机轧钢机的压轧工艺流程如下 轧制过程 一般单机架二十辊冷轧机的轧制过程可分为上料及穿带可逆轧制卸料及重卷3个阶段 二十辊轧机,特别是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是采用大张力进行轧制的轧制过程是从钢带在轧机前后的卷取机开卷机施加张力之后才开始的,这之前即是上料及穿带阶段 上料及穿带阶段;1500冷精轧机设备参数如下1型式四辊不可逆式F1~F6,最大轧制力F1~FkN,F4~FkN,最大轧制力矩F1~F3kNm按轧制表2轧制速度F4~F6kNm按轧制表,弯辊力工作辊轴向窜动量,工作辊尺寸F6出口速度max126ms,F1~F6max1100kN单侧,士100mm,F1~F3中800。
冷轧机中间辊弯辊和工作辊弯辊的分配比
辊身长度L上,主要取决于孔型配置轧辊抗弯强度和钢度板带轧机轧辊辊身长度L和所轧板带的最大宽度有关二辊板带轧机轧辊的直径D根据轧制力轧材尺寸轧辊强度等因素选定,四辊或多辊轧机工作辊的直径则取决于成品尺寸和精度辊颈和轴头强度等因素而支承辊直径主要取决于刚度和强度要求轧辊的分类轧辊有。
另一方面,在工作辊上施加弯辊力时,轧辊的挠曲会在超出轧件宽度部分受到支撑辊的约束HC轧机是通过中间辊的横移,消除了支撑辊与工作辊之间的有害接触区,提高了轧制的板形控制能力,可适用于任何宽度带材的轧制HC轧机目前已发展出多种形式,如中间辊传动的HCM 6辊轧机中间辊和工作辊均能窜动的。
从图可见,CVC,HC,PC和对称弯辊技术的板形调控功效都是对称的,并且都以2次成分为主其中4次成分含量最多的有六辊CVC轧机的中间辊抽辊和工作辊弯辊,以及PC轧机的轧辊交叉和UC轧机中间辊弯辊 压下倾斜和不对称弯辊技术的板形调控功效是非对称的,并且整体调控作用明显DSR的单个压块压力调节的板形调控功效除。
轧制力是轧件受力方向,你的理解问题是太专注于 减小轧辊挠度和增加轧辊挠度,因为定义里面没有这两个附加的解释,只是从受力方向来判断正负弯辊。
增加轧制力,从轧辊的受力分布来看会,相对来说增加轧辊两端的压下量,中间的压下量相对略小,改善了辊缝形状板型改善,中松减小,同样减弯辊是减小轧辊的弯曲凸度,改善辊缝质量通常不会使用加轧制力的方式,增加轧制力会改变轧件厚度,使用弯辊调整比较方便快速在老式轧机启车时,由于压下较。
辊“J”的中心在压下方向位移量为8425mm,第一中间辊的中心在压下方向位移量为7644mm,上工作辊的位移量为6607mm由于辊AD在辊径不变的情况下,中心不变,在J辊压下的同时,辊IKOP的辊中心在压下方向和轧制线方向都要发生位移,以保证各辊的相互接触但由于辊之间的接触点始。
最简单的辊型是工作辊和支承辊采用凸辊和凹辊互相搭配,但无法保证宽厚比较大的钢板板形,高精度热连轧和冷连轧采用以下常见的辊型设计1 抽辊技术HC轧机轧辊横移板形控制系统 2 曲面辊轧辊横移技术CVC辊板形控制 CVCPLUS辊板形控制UPC辊板形控制 3 交叉辊技术PC轧机轧辊交叉板形。
主要是用来改善板形和缩小横向厚度差750代表数值,冷轧机弯辊反馈是轧机的弯辊就是调整轧辊的实际凸度和实际挠度,以满足一定的横向厚度差的要求,主要是用来改善板形和缩小横向厚度差750冷轧机弯辊反馈意思是750以满足一定的横向厚度差的要求,主要是用来改善板形和缩小横向厚度差。
冷轧机中间辊弯辊和工作辊弯辊的分配方式
1、轧机的弯辊就是调整轧辊的实际凸度和实际挠度,以满足一定的横向厚度差的要求,主要是用来改善板形和缩小横向厚度差用得多的是液压弯辊,它是用液压缸来对工作辊或者支承辊施加附加的弯曲力,使轧辊产生附加的挠度,补偿轧辊原始辊形凸度,以保证带材的板形包括弯曲工作辊正弯辊,负弯辊和弯。
2、液压弯辊力与轧制力是两个系统,通常轧制力波动不会影响弯辊力,造成原因我分析有以下亮点1现代化轧机,由于AGC与板型仪自动参与控制,轧制时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当板型与厚度波动时,自动控制系统参与工作,所以弯辊与轧制力在波动2轧辊辊颈椭圆度较大,影响轧制力和弯辊因为弯辊缸作用。
3、偏八辊和正八辊的区别偏八辊两个液压缸通过齿条分别带动支撑辊上的偏心套来实现轧制力的 正八辊是两个液压缸直接作用在支撑辊支撑架上来实现我们需要的轧制力的正八辊用在冷轧,可逆机组,比较好,偏八辊用在冷轧联轧机组,轧机分二辊至二十辊或更多,辊越多工作辊直径越小,轧制精度越高。
4、二中间浪 来料中间浪大,或者平整过程中正弯辊力过大平整力不足,会引发中间浪通过合理配置辊型和调整正负弯辊,可以有效消除这一问题三翘曲与横向弯曲 翘曲源于板形不良,中间厚两边薄,可能是工作辊凸度过大或弯辊操作失误通过优化辊型和操作,或二次平整,可解决翘曲问题四斜浪。
5、如图所示HC轧机是日立于1972年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六辊轧机它是在四辊轧机工作辊与支撑辊之间增加了两个可依靠安装在轧机传动侧轴承座的液压机构作轴向移动的中间辊所组成由于这种轧机增加的中间辊的轴向移动装置,与工作辊的弯辊装置配合起来具有特殊的弯辊效能,并能在轧制过程中控制工作辊凸度。
评论列表